新闻动态

解放军中原军区首次成立时,各军分区的司令员和政委都有谁?_贺炳炎_历史_郑绍文

在解放战争期间,我军曾成立了两个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中原军区。其中,第一个中原军区是由新四军第五师创立的,而第二个中原军区则源自晋冀鲁豫野战军的编制。对于第二个中原军区,许多人耳熟能详,因为它在解放战争中代表了中野的领导核心。但对于第一个中原军区,了解的人却相对较少。

新四军中原军区,虽然相比之下名气较小,但它在解放战争中同样扮演了重要角色。它在我军的历史地位,堪与晋察冀军区并肩。李先念、王树声、朱理治等后来成为共和国开国元勋的将领,都曾在这个军区担任重要职务。

中原军区的初次成立可以追溯到1945年10月。当时,中央军委批准新四军第五师组建鄂豫皖指挥部,并决定将其与八路军南下支队合并,形成中原军区指挥部。从此,中原军区正式宣告成立。

展开剩余73%

这个新成立的中原军区,在最初阶段就拥有了相当强大的力量。它下辖两个独立纵队以及三个二级军区,兵力超过一万人。各个军分区的首任司令员和政委也都是一批经验丰富的革命军人,他们在后来的战争中展现了卓越的指挥才能。那么,这些首任领导人都有哪些显赫的背景?他们后来分别获得了什么军衔呢?

当时,中原军区的司令员由李先念担任,副司令员是王震和王树声,政治部主任是王首道,郑位三与任质斌分别担任正副政委。

河南军区是中原军区下设的首个二级军区,由王震和朱理治等人创立。这个军区的首任司令员是韩东山,政治委员是刘子久。

韩东山,作为新中国的开国少将,出生于湖北大悟。他在早年的革命生涯中,参与了川陕根据地的建立,曾任红9军25师师长、红四方面军第4军36团团长等职。韩东山是冀南抗日根据地的开创者,在红军长征期间,他也曾参与接待中央红军北上四川,见证了红军会师的历史时刻。

在抗日战争期间,韩东山率部进入鄂豫皖地区,并以中原军区干部旅旅长的身份,协助李先念指挥作战,成为了李先念的重要得力助手。解放战争爆发后,他也积极参与了中原突围战役,并在随后的晋冀鲁豫野战军成立后,担任了江汉军区副司令员和湖北军区副参谋长,为解放湖北做出了巨大贡献。

刘子久,作为韩东山的搭档和政治委员,是一位深受革命战士敬重的老革命家,山东广饶人。他在我军中有着“政工能手”的美誉,除担任河南军区政委外,还曾担任桐柏区党委书记。他领导的豫皖苏边区,正是在他的努力下获得了解放。新中国成立后,刘子久调任劳动部工作,虽未获得军衔,但他的贡献仍然被铭刻在历史中。

除了河南军区,江汉军区也在中原军区的框架下成立。该军区的首任司令员是贺炳炎,政委为郑绍文。

贺炳炎是我军中赫赫有名的独臂将军,湖北松滋人。早年,他曾担任红3军襄北独立团团长,并多次在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。贺炳炎曾带领部队挺进晋西北,参与了许多重大战役,成为了彭德怀麾下的猛将之一。在中原突围战役之后,他作为第1军军长,率部驰骋陕甘宁一带,消灭了超过五万名敌军,为解放西北做出了巨大贡献。

新中国成立后,贺炳炎先后担任了成都军区和青海军区司令员等职务。1955年,他被授予上将军衔。不幸的是,贺炳炎在1960年因病去世,年仅47岁。

郑绍文,政委出身的郑绍文,来自四川潼南。他在革命生涯中曾担任过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参谋长,并在1944年升任襄北地委书记。郑绍文不仅是一名杰出的政治工作者,也为鄂西、黄冈等地的解放做出了卓越贡献。尽管如此,因其长期从事文职工作,郑绍文没有获得军衔。

1993年,郑绍文在北京逝世,享年88岁。

中原军区的组建是我军发展历史中的一次关键转折。在这个军区的构建过程中,不仅出现了许多卓越的将领,其中包括一位大将、一位上将和一位少将,而且它也为解放战争的胜利贡献了不可忽视的力量。中原军区的成立,无疑是革命历史中的一座重要里程碑,许多军事领导人也因其卓越的领导能力和牺牲奉献精神,永载史册。

发布于:天津市

下一篇:没有了